一段“获嘉交警收黑钱”的视频近日被网友大量转载,引发了社会对交警违法罚款问题的关注。
连日来,河南省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相关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出台系列整顿措施,向全社会表明了整治交通罚款乱象的决心。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经费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罚没返还”成为不少县级交警队的经费来源,导致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对此,基层交警呼吁,根治乱罚款还需建立完善的经费来源保障。
交警收黑钱屡教不改
获嘉县路面执勤交警收“黑钱”的视频显示,不懂“规矩”的司机被交警强拉下车,轻则扣车扣本,重则拳打脚踢,直到掏钱就范,方可继续前行。
网友“交通维权”出示的74份获嘉县交警大队出具的罚款单据,都是从过往司机身上和车上随手找出来的。细看这些处罚决定书,罚款理由五花八门,无根据的“处罚”屡见不鲜,处罚决定书填写得像天书一样难以辨认,唯一能看清的只有罚款金额。
当事司机李先生说,自己做运输生意,每月要从获嘉县辖区走20多趟,这里的交警乱罚款近几年从来都没停止过,司机打电话投诉往往被“踢皮球”,无人真正管一管,提请行政复议也没人受理。
网友“交通维权”曾3次为司机代理提请行政复议,寄给获嘉县公安局法制科的挂号信,拆封之后被退了回来。退信签写的理由是“没有写具体收信人名”。他将获嘉交警违法罚款的视频文件,转给河南交警部门的领导后,获嘉交警会有短暂的几天“暂缓上路查车”,之后依然如故。
河南公安祭出六条禁令
11月20日上午,获嘉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白勇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决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启龙停止执行职务,并免去其兼任的交警大队大队长职务。
21日,河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指派督察队独立调查此事。
24日,白勇与发帖人王金伍取得联系,向其通报了处理和整改情况,诚心欢迎王金伍和广大司机朋友对获嘉公安队伍继续监督。
25日,获嘉县公安局召开继续深化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动员大会,要求全体民警深刻汲取交警违规收费事件的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26日,获嘉县委、县政府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交警违规执法事件作进一步处理,除张启龙被免职外,直接责任交警刘建华、王新社二人清理出公安队伍,对负有主要责任的县公安局法制室主任孙大金停止执行职务。
同日,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召开全省交警系统规范执法电视电话会,宣布出台严禁非执法主体行使交通警察处罚权、严禁不执行罚缴分离制度、严禁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额、严禁执法时不携带执法记录仪等六条禁令。
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张益民在会上强调,今后凡再出现路面民警、交通协管员收“黑钱”的,对交警大队长一律给予纪律处分并调离交警队伍。
经费无保障靠自筹解决
“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基层交警大队警力编制、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现象还会发生。”河南省一位不愿具名的县级交警大队长对记者坦言,交通违法罚没款返还是交警部门经费主要来源之一。
“交警队的经费名义上已经纳入财政预算,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绝大多数仍采取‘以收定支’模式核定经费供给保障,多缴多拨,少缴少拨。”这位大队长透露,由于县级交警大队的行政收费项目相对较少,其经费大都要靠“自筹”解决,直接导致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屡禁不止。
据介绍,在道路里程、车辆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为了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基层交警大队只能招录交通协管员,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基层一线交通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这位大队长建议,应结合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等因素,确定县级交警大队人员编制,并明确经费保障的基本标准,跳出“罚款养人、养人罚款”的怪圈。同时,加大对交通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