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乡农民怀抱着滏河贡品白菜愁销路。本报记者 丁宝军 摄
本报讯(记者丁宝军)因白菜市场价格跳水,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菜农王永坤愁上眉头,“俗话说‘小雪不收菜,别把老天怪’,如果再卖不出去,一旦气温突降遇到降雪,今年种植的40多万斤滏河贡白菜就会烂在菜地里”。
11月27日,记者前往邢台市平乡县节固乡豆庄村田间,实地走访滏河贡白菜销售难。
今年,邢台市平乡县节固乡豆庄村农户王永坤种植了40亩滏河贡白菜,地头上竖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滏河贡白菜生产基地”的牌子。有一些白菜已经铲下来,堆积在菜地里,但更多的白菜还长在地里,已经过了生长期,外层的菜叶看上去开始发黄,王永坤说,“铲下来卖不出去的话,不但不好保存,而且雇人铲菜还要花钱”。
目前,王永坤按七八分钱一斤的地头价出售,即便如此,也乏人问津。“今年40万斤白菜基本上还没怎么卖,零星有周围村庄没种白菜的村民来买百八十斤,按照目前价格勉强够种植白菜的人工成本”。
据了解,河北省平乡县滏阳河两岸生产的白菜品质优良,历史上曾作为贡品,故被称为“贡白菜”。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贡品白菜曾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超市联姻,卖出了比一般白菜高出许多的价位,甚至能卖出一棵十元左右的“天价”。
今年,当地白菜集中上市后,王永坤种的滏河贡品菜也没能逃脱贱卖的局面。“今年本地总种植面积大、供应量大增,使得每斤白菜的批发价还不到0.2元。”王永坤十分无奈,“石家庄、天津白菜也在每斤0.2元左右,但将这些菜运输过去的成本就远远高过了市场价。”
对此,邢台市农业局有关专家建议大白菜种植户,先储存后销售,可以通过挖沟、挖菜窖等方式妥善储存,分期销售。农业专家还提醒市民,当前应适当储存一些低价大白菜,在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为自己备上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