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所谓的“邦交国”又少了一个!
巴拿马时间6月12日晚8时,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在国家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瓦雷拉在讲话中表示与中国在多方面有着具有潜力的合作空间,与中国建交是为了该国民众寻求更好的利益。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如今,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宣布与台“断交”,由此来看,其“邦交国”将仅剩20个。
中国是过去几年使用巴拿马运河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巴拿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前,与台湾当局存在外交关系。中国同巴拿马及其他中美洲国家强大的文化、学术和经贸关系,为外交形势的变化提供了支持。>>国台办: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建交公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
6月13日,外交部长王毅同巴拿马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主要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兹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友好关系。
巴拿马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马共和国政府即日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诺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官方往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巴拿马共和国政府的上述立场表示赞赏。
巴拿马和中国建交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国与巴拿马虽然相隔遥远,但两国间的友谊却有着悠久历史。华人抵达巴拿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来巴拿马的华人劳工参与了两洋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为这两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从此以后,就有不少华人选择在巴拿马定居,并形成拉美最大的华人侨社之一。据统计,目前旅巴华人华侨总人数近20万。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鹏表示:“中国和巴拿马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建交是一项水到渠成的外交决定。”
王鹏认为,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首先将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为两国创造重要的有利条件。目前巴拿马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巴拿马运河的主体扩建工程已经完工,但相应的运河配套设施扩建正在进一步开展河。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巨大的人员、技术、资金优势,这与巴拿马在发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需求正相契合,中巴建交将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带来更多合作。
王鹏说,巴拿马不仅处于中国和西半球的战略通道上,同时也是南北美洲的交叉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位置,是中国对西半球国家关系的重要变量。同时,中国已经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与巴拿马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可以帮助中方更好地维护在巴利益,对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发展和参与全球化贸易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地时间6月12日,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的华人社区举行庆祝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活动。
台湾近年最大“断交”冲击
分析称,一旦确认与台湾“断交”,恐将成为近年来最大的“断交”冲击。报道称,巴拿马握有国际贸易和运输航线上最重要的运河,更是台湾在中美洲多年的重要盟邦,一旦失去,恐将真的面临骨牌效应。
台湾媒体称,巴拿马与台湾“邦交”一直备受关注,蔡英文去年刚就任,6月就出访巴拿马,参加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竣工启用典礼,并因签名是署名President of Taiwan(ROC),引发争议。
据媒体此前报道,2016年6月,蔡英文曾出访巴拿马,在参观巴拿马运河时,题字“见证百年基业,携手共创荣景”,并留下“President of Taiwan(ROC)”蔡英文,意为“台湾总统”,在两岸引发争议。对此,有大陆学者表示,蔡英文在巴拿马的举动改变了台湾当局的正式说法,这是非常不好,而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蔡用英语将自己的称谓写成“台湾总统”,仅仅把ROC放在后边用括号的方式加注,这是改变台当局过去一贯的立场的。
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是大势所趋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张文生表示,巴拿马与大陆建交可以用理所当然来形容,巴拿马很早就想和大陆建交,双方的经济经贸往来也很密切,只是一直在等待时机。
蔡英文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趋于紧张。台湾对抗下去,道路越走越窄,巴拿马与大陆建交可谓大势所趋。之所以选在这个时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近来岛内不断有人碰撞和刺激两岸关系,比如最近,“时代力量”等成立港台组织。
资料图:巴拿马运河。
蔡英文上任周年外交成绩惨败
据环球时报5月19日报道,蔡英文就职一周年前夕,台湾媒体用“狂电爆裂,惊雷乍响”形容她直接掌控的两岸与“外交”关系,称与马英九时期相比“皆呈倒退”。继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断交”后,世界卫生大会明告“无法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加上刚刚发生的斐济裁撤驻台代表处,“至此,蔡英文的‘踏实外交’政策堪称已进入全面警戒”。
资料图:蔡英文
针对斐济驻台代表处“撤得寸草不留”,台“总统府”称,斐济的决定已经告知“外交部”,斐济与台湾并没有“外交”关系。《中国时报》18日注意到,斐济总理14日率团赴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强调斐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17日即传出斐济决定裁撤代表处的消息,“外界怀疑斐济做此决定与两岸关系冰封有关”。
《中国时报》5月18日回顾称,马英九任内也有冈比亚与台湾“断交”,但冈比亚是希望获得更多金援,在2013年11月宣布将转向大陆建交,北京反而拒绝。一直到2016年3月蔡英文已赢得“大选”,即将上任之前,北京宣布与冈比亚建交,“对新政府的警告意味浓厚”。去年12月蔡英文再次出访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5天后,北京迅速与圣国建交,“很明显,这是给蔡政府下马威,一点情面都不留”。此外,在非“邦交国”方面,北京也有动作,尼日利亚今年1月要求台湾代表处“摘牌更名,迁出首都,削权减人”,“再创打压的新模式”。
新闻链接:巴拿马——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全称巴拿马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anama, la República de Panamá)。面积 7.55万平方公里。人口 393万。印欧混血种人占65%,其他依次为非裔14%、欧裔10%、印地安人6%、华裔5%。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巴拿马城(Ciudad de Panamá),人口88万。雨季(5~12月)气温为23~32℃,旱季(1~4月)气温为21~31℃。
国家元首: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2014年7月1日就职,任期5年。
重要节日: 独立日:11月3日。
简况: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线全长2988公里。地近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27℃。全年分旱、雨两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
150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在美国支持下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同年巴美签订《运河条约》,美取得修建和经营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运河区的永久占领和使用权。美国从1904年起恢复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77年9月巴美签署《新运河条约》(又称"托里霍斯-卡特条约"),1979年10月1日新条约生效,有效期到1999年12月31日。新条约规定,巴拿马运河由两国官员组成的运河管理委员会管理,新条约期满后,由巴拿马承担运河的管理和防务。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对运河的主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网、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