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防止在校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火墙。针对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上升的态势,近日,新乐市检察院与该市教育局召开联席会议,就共同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达成共识,并从造成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出发,制定了五项规定,以有效防止在校未成年人犯罪。
一是重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情况和实际表现,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教育他们遵守国家法纪,树立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学校将法律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该院未检科每周在各校园巡回举办法制讲堂,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提升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向前延伸。
三是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教师应避免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把关爱的目光更多的放在“问题学生”身上。对有不良倾向的未成年人及时给予心理矫正和救治,提高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性格,不偏激、不孤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防止“问题学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四是将在校生犯罪率同学校年终评优挂钩。教育局要将各学校的在校学生犯罪发案率同学生入学率、辍学率、违纪率等情况综合在一起同年终评优挂钩,对学校及教师进行考核。
五是加强支教力量。教育局要加强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选取品德高尚,经验丰富的教师支教,同时,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激发支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防止教育区域失衡,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降低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