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交通运输部和公安联合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新政策的发布全面强化了安全文明驾驶意识的培养,充分尊重学员驾驶技能形成规律及安全文明意识养成规律,但作为驾培行业的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这次新《大纲》给学员、驾校带来的不同影响。
新《大纲》出台后,教学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尤其培训课时大量增加,然而正是培训课时的增加,我们的教练有些放松心理,总以为原先20多个课时就能全部拿下的C1本,现在有78个课时的教学,无论怎么练都能通过,于是教练员就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鉴于此,我们督促驾校制定相关规定,学员练车达到一定课时后由驾校派相关人员跟踪服务,监督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训和考核,端正教学态度,文明教学,对教练员实行择优上岗制度,激发教练学习新教学大纲的积极性。
另外各驾校的招生形势有些不容乐观,自从新《大纲》开始执行以来,各个驾校普遍存在难招生、报名少的情况,而驾校方面因为培训课时的增多,培训成本必然增加,驾培市场价格走高无予以雪上加霜,很多学员一时接受不了,持观望态度。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鼓励驾驶培训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积极推广“先学后付、计时收费”培训模式,让学员从徒弟真正成为受尊重的消费者,要围绕学员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推广使用节能教学设备,引导驾驶培训机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广泛利用网上培训,多媒体教学等环保教学方式。各驾校更应积极主动地区了解市场,影响市场,让一些潜在的学员了解当前的形势,通过宣传等手段主动打消他们的顾虑,扭转人们对市场形势的错误估计,实现学校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促使学员由观望到报名学车的转变。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驾培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存在着多重危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加强培训市场监管的同时,也应具备转为危机的智慧和能力,抓住关键环节提升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模式,促使驾驶员培训工作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