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察文化提升检察软实力
来源:中西部通联总站 责任编辑:admin1 发表时间:2014-12-16 15:04 0

内容摘要: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充分发挥检察文化教育、规范、约束、导向、凝聚的特殊作用,不断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保障,促进各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检察文化是实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检察宗旨的软实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检察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检察机关  文化  功能

 

事业兴,则文化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检察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育检作用,对推动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工作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及其干警在履行职责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目的,以创新检察管理体制为途径,以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为形式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精神财富。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是当前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源泉,对于提高检察机关的群体素质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一、正确方向的引领功能

 

检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宪法尊严和法制统一的神圣使命,检察文化不仅与经济和政治交融,而且塑造人,保证检察权的正确运行。检察文化崇尚的是广大检察人员的追求,能够对检察人员群体和个体的价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检察机关的宗旨和职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内容。检察文化通过对检察人员个体检察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引导,能够使检察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知检察工作的实质与发展前景,更有效地把检察人员的思想统一到检察工作所确立地总体目标上来,实现检察官自身价值与检察官群体价值、检察系统价值的融合统一,并自觉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依然复杂尖锐,西方的法治观念、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断向我国渗透,良莠不齐,影响了人们的视线,要不断巩固科学发展观对检察工作的统帅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按照“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检察工作总体要求、“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和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的要求为核心内容,不断建立和完善检察人员共同价值体系。将这一共同价值体系贯穿于检察工作各个方面,转化为检察人员的自觉追求,使全体检察人员执法思想进一步统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

 

 

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二、规范行为的自律功能

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自律作用。检察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规范源于检察机关内部弥漫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形的精神力量。立足检察实际,营造一流环境,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秩序。把办公场所打造成干警的精神家园,用文化环境去影响干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共同的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检察人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在营造检察环境良好氛围的同时,严格执法标准、行为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一种检察文化来加强,用先进的文化统领制度建设,并引导工作人员变“他律”为自律,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是国家法律的“守护神”,实践证明,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减少矛盾,也才能使已经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和办案纪律要求,从初查、立案、调查取证到案件请示汇报、案卷整理归档,从检务公开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都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保证各个办案环节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处理标准办理,把干警的执法行为置于严密的流程约束和控制之下,重办案细节,深化行为文化,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制约,切实提

高法律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

三、检察队伍的凝聚功能

检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检察机关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执法理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全体成员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个性。这种独特的检察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在检察机关内部产生一种强大凝聚力,并成为进一步促进检察机关发展的精神力量,检察文化的力量正是深深熔铸在检察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当检察文化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后,他就会成为增强团队凝聚力、鼓舞士气的黏合剂,从人们的认识、期望、信念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沟通,在检察人员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内在的、深层的的心理目标和精神力量,使广大检察人员的思想、行为自觉地统一到积极工作的总体目标上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有机整体,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检察文化意在创设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检察机关主流精神与新形势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检察文化通过培育干警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等主流精神和基本理念,使其内化为干警的共同愿望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全体人员的追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使检察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趋向融会贯通,因此检察文化建设必然是面向全体检察干警的,需要每一名干警自觉融入以检察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文化建设中来,增强检察机关凝聚力、向心力。 

四、进取精神的激励功能

检察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崇尚以人为本,进而会在检察人员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检察机关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典型示范、人文关怀等手段和方式,对检察人员之行为所进行的功利化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检察人从内心认可检察机关共同的价值观时,就会在检察人员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他们必定会为实现检察事业的共同目标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检察人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使每位检察人员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由此所激发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检察人员的执法实践就是一个由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检察文化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检察实践提供支持,它们之间的影响是一个螺旋式不断上升的互动过程。检察文化建设是一种软实力,通过教育塑造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爱岗敬业、刚正不阿的精神,通过培训提高检察官的法律知识、办案技能、执法水平,通过健康活动增强检察官的体能、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品质,通过理论创新和机制改革解决制约检察执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干警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敏锐、纪律上严明、作风上优良,业务上精通、办法上创新、工作上高效、效果上优质,通过检察文化的激励功能,不断促进依法办案、文明办案、讲究效率、追求质量,自觉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五、外在形象的美化功能

优秀的检察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检察机关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运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检察机关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检察机关巨大的无形资产。检察机关及其检察人员在检察实践中不懈追求“公平、正义、秩序”的价值理念,追求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和公平正义守护者的良好形象。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凌所说:“公民是否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与检察官的形象相关;国家的法秩序状态如何,与检察官能否公正执法相连。”检察队伍公正执法的形象一方面影响公民法治理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影响国家的法秩序状态。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过程,也是先进检察文化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等传达给周围其他社会成员的过程,从而不断地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检察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全社会致力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检察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它的出现为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武器,我们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和检察文化接轨,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重要作用,促进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