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检察官,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这次希望你能在提高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预防犯罪方面给我们讲讲。”11月15日,山东省宁津县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李淑萍接到该县启明星小学负责人打来的电话。面对学校提出的新题目,李淑萍和本科室的同事们立即查资料、找案例认真地备起课来。
今年以来,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的倾向,宁津县检察院未检科在做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如何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和预防犯罪上来,以学校和学生需要什么自己就提供什么的“私人定制”模式,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过去我们到学校普法都是传统套路,全县一篇稿,内容多而杂,有一些内容空洞,说实话有点儿不‘接地气’。”李淑萍对比过去和现在校园普法时说,“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存在的法律盲区或容易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现在他们提交‘订单’,我们按‘订单’讲法,效果肯定不一样。”
今年7月,该县杜集镇一名12岁少女因为网络交友不慎,在与仝姓网友约会外出游玩时被强奸杀害,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热点。9月开学后,李淑萍就接到杜集镇以及周边相邻学校邀请,请她围绕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未成年少女如何保护自己等进行专题授课。“刚发生的案子,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几百人的会场静悄悄的,学生们都支起耳朵认真地听,比我们上课效果都要好。”张春霞老师对这次讲课记忆犹新。
“我是一名检察官,更是一名母亲,不管是未成年人犯罪,还是未成年人受到伤害,我更能体会一个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因为工作出色,李淑萍被评为“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如果说学校的邀请是“大单”,那李淑萍和她同事们私自接到青少年学生的“小单”更是不计其数。因为每次到校园普法检察官都把自己的电话、微信、QQ告诉学生们,所以,宁津未检官方微信、QQ上的小“粉丝”也不少。“萍姐姐,最近有人给我传纸条说喜欢我,我该怎么办?”“他们光给我起‘外号’,愁死我了。”“最近高年级的几个‘大个子’总欺负我们,该怎么办啊?”越来越多学生的信任,让未检科的检察官感觉到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萍姐,他们天天问我要钱,不给就打我,我决定明天带着刀子捅他们,这算正当防卫吗?”11月2日晚上,李淑萍接到的微信把她吓了一跳。
“别着急,有什么事慢慢说。”通过微信李淑萍和这个小网友聊起来。原来发微信的是一名11岁小学生,名叫张鹏,这几天放学路上,一直有高年级的同学截着他要钱,不给的话就拳脚相加,还威胁他如果告诉家长和老师就再狠狠揍他。急了眼的张鹏打算带着水果刀上学,如果再碰到他们就用水果刀扎他们。因为听过李淑萍讲过的法制课,张鹏偷偷用妈妈的手机给李淑萍发来微信。
面对可能要发生的未成年人伤害案,李淑萍给张鹏讲明这样做的危害,告诉他正确的处理方式后,立即联系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学校对相关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一场危机及时化解。“如果不是李检察官提醒,真不知道会出什么情况。”张鹏的妈妈提起这事还有些后怕。
据了解,9月以来,宁津县未检科接到学校的普法“订单”已经有20多份,从如何防范沉迷网络到在校园受到威胁怎么办,从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矛盾到未成年少女如何自我保护,虽然有些“订单”内容有些重复,但李淑萍和她的同事们都要根据每个学校的特点和当地是否发生过类似案例对讲课内容进行调整。“检察官讲法针对性强,全是学生身边的案例,这样的课学生们都爱上。”不少学校老师对该院未检科的授课高度评价。
“‘私人定制’作为一种强化服务职能的工作模式,做到了精准定位,保证了送法活动有的放矢。下一步我们还要在社区普法、职务犯罪预防等方面推出更多的‘私人定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检察机关贴心的服务。”宁津县检察院检察长李振刚说。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
通讯员 高忠祥 时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