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德州市水电十三局干部职工到市检察院警示预防基地参观学习
(通讯员 高忠祥 时立军)“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法制建设的进程,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2月29日上午,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该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谢振文正在为住建系统的200余名干部职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教育报告。
近年来,德州市检察机关在重拳打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预防警示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专业化预防与社会化预防等工作机制,努力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紧接地气,工地来了检察官
告别苦涩难咽的地下水,喝上甘甜干净的自来水,2015年6月,宁津县大柳水库并网运行,该县北部乡镇的村民全部用上放心水。但从中获益的很多村民至今还不知道,这项民生工程里,也有检察官的汗水和付出。
虽然不是工程的建设者,但宁津县检察院预防局局长杨汝良没少往工地里跑。从项目承建单位资格审查到招投标监督,从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职务犯罪预防到项目结算资金审计,每个环节老杨都要仔细的核查。
“我的任务是确保这项投资2.2亿元的民生工程,不发生一起贪贿挪用、失职渎职职务犯罪,不使一名干部在工程建设中腐败落马,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项目建设前,杨汝良立下军令状。
项目竣工,他功成身退。
据了解,德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市委作出的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大部署,立足检察职能,开展精准服务,深入开展千名检察官联系重大项目活动,主动对辖区400余个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的重要民生工程开展“一对一”的专项预防,向发案单位、相关部门提出预防建议184件,帮助建章立制530余项,为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预防警示教育150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13万余人,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出现这样的怪圈,主要是监督和预防不到位。”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万堂说,“对此,我们聚焦政府投资的大项目、大工程,主动到一线去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给手中掌权的干部提神醒脑,让他们对职务犯罪提高‘免疫力’,有效保证了政府投资安全。”
创新形式,警示预防搭上网络快车
“德州严查基层腐败,已立案5件8人”。近日,德州市检察院官方微信发布检察工作动态,立刻引来网友围观,一名网友留言道:“你们通报的案件中就有自己的原领导,这对自己工作是个警示……”
德州市检察机关在发挥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到发案单位开展预防警示宣传等传统预防手段的同时,更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开展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预防警示教育活动。“传统预防手段直接,可以面对面开展,现场感较强,但时效性差、传播范围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德州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谢振文说,“我们利用现代新媒体及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和警示教育,弥补了这一不足。”
“互联网+预防”成为2015年度德州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典型案例、忏悔录、微电影,市县两级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预防警示教育搬上互联网平台。平原县检察院微电影《代价》、夏津县检察院的《漫画里的反腐倡廉》、陵城区检察院的《监狱和自由》等一系列作品通过官方微信、微博迅速传播,群众浏览量达30多万次。
“我是一名工程监理,工作中诱惑很多,有时也会蠢蠢欲动。但关注了检察机关的微信,看到很多案例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我很受教育,这样实时的警醒就像当头棒喝。为你们点赞!”德州检察院的“铁杆”微友“仰望苍空”这样留言。
此外,德州检察机关还积极探索创建社会化预防新机制,他们在全市教育、金融财税、工程建设、医疗卫生等领域聘请了360余名预防志愿者,依靠社会力量让预防工作“动起来”。同时,在市县主要路段建立“预防普法一条街”,张贴廉政海报、公益广告1.7万余幅,为国家工作人员发送法制教育短信50多万条,以润物无声的宣传教化,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服务发展,预防出了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这句话是对我们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我们很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做好预防工作的决心。”谢振文在谈起预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时激动地说。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是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项目工程招投标时的第一道关卡。据了解,201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4万余次,涉及被查询单位7374家,个人1762人;有23个单位因围标、串标被取消投标资格;有12个单位或个人因存在行贿犯罪记录被取消资格或限制准入。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堵住了发生职务犯罪的源头,保证了项目建设单位‘清廉进场’,这无形当中对推进了项目建设规范化,提高建设质量发挥了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宝丽洁公司经理焦文玉这样理解预防工作。
德州检察机关还特别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每年利用乡镇培训“两委”成员的时机为他们宣讲法制,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为他们重点讲解惠农补贴、土地补偿、环境污染等关乎群众利益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托派驻检察室建立适合农村干部特点的数字化警示教育展室,组织上万名农村干部到展室接受教育,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据悉,本着堵漏补缺原则,德州市检察机关针对惠民补贴、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开展专项调研,向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发送预防调查报告、检察建议31件,帮助完善和制定各类规章制度152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德州市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做到了问题提前发现、隐患提前排除,保障了资金安全,为社会发展节约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