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 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刘伯坚给妻子王叔振的最后一封家书

    叔振同志: 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我直寄陕西凤笙及五六诸兄嫂。 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

    2019-03-15
  • 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导读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先生何以这样说?作者通过阳明先生一生的经历来为我们解说阳明先生的临终遗言。 这句话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生故事。阳明先生是...

    2019-03-15
  • 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共同倡导了唐代中期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019-03-13
  • 仁者之心

    仁之历史可谓久矣

    2019-03-13
  • 细实之处见真功

    ●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空唱高调,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唯有干细、干实,才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

    2019-03-12
  • 同吃 同住 同劳动

    1963年8月12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在公社书记会议上讲话,教育干部走群众路线,带头深入实际查找问题。正是他的这次讲话,不经意间迸出了那朵极富哲理的思想火花...

    2019-03-06
  • 守正为心 疾恶不惧

    ●作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事理应以一个热字当头,但面对私情私利,则必须敢于拿出一股子冷劲来,在各种人情和私欲面前守好底线,才能坐得直、站得稳、行得远。 面对物质利...

    2019-03-06
  • 治家教子必以其道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广大党员干部要身正教子,更要从严教子,不仅要严格约束子女守纪守法,还应当引导子女修身立德、成人成才,这才是正确的治家教子之道。 ...

    2019-03-04
  • 宋濂之“根”

    若论明初最负盛名的文士,无疑当属宋濂,他不只文章好,为人为官都很成功,故而众望所归。 在古代,礼制享有崇高地位,特别是祭祀。每年冬至日要于国都南郊祭天,夏至日于...

    2019-02-28
  • “作之不止”,方有不凡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要想避免中途出局,必须拥有持久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则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启示...

    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