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诗当然首推唐朝,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个人感受等等,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七绝起源于南...

    2017-03-23
  • 春在枝头

    春一点头,瓦檐绿了,摆动的枝条弹拨春色,衣襟上似乎也染了绿意。细风敲响了门扉,浅浅的春躲进了院子里,薄薄的翠色搅了诗人的眸子。 细雨过后,小草伸出了嫩绿的手指,...

    2017-03-14
  • 灵寿县人民检察院甄建堂诗歌选集

    《永远的怀念》 清明节前来陈庄,革命圣地扫墓忙。 轻轻擦亮英雄碑,慢慢扫去尘土扬。 检察干警来宣誓,面向党旗表忠良。 新时代的检察官,永怀前辈跟着党。 句句祭语...

    2017-03-13
  •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老人路经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偶然瞥见了下面的画面: 时令正...

    2017-03-13
  • 看字

    看字,看得如醉如痴,一定是看汉字。一味吹嘘自己的文化有多伟大,也许是心虚的表现,不过,看字,能看到天地,看到善恶,看到时间的悠长,看到色彩,汉字应该排在第一位。...

    2017-02-22
  • 《最蓝一天》

    正月十三天之蓝,万里上空青无边。 足有半载浑日度,唯有今日天独蓝。 站在路上望远去,清晰百里看山川。 雾霾尽去心爽透,感召天下换人间。

    2017-02-22
  • 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最近有读者提了问题,说:汉语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书写方式的统一,而不在于读音如何,一味强调读音的重要性是否舍本求末? 汉语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书写方式的统一,就...

    2017-02-20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

    2017-02-20
  • 古诗暖意

    在诗词里看冬,心就暖和起来。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唐...

    2017-02-16
  • 打虎拍蝇歌

    新年新春尽朝晖 风清气正山河美 中央纪委开全会 反腐再把战鼓擂 老虎成患要吃人 苍蝇乱飞传污秽 不管谁以权谋私捞油水 誓把贪官拉下马 该得罪的就要敢得罪 别说权...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