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井陉县出差,中午在饭店吃饭,在等候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我和同事边喝水边聊天。
邻桌是一家人在吃饭,母亲、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子。
大概是我们的声音有点大,邻桌的大妈听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听你俩说话口音应该是正定或者藁城人吧?”
我们向她点点头,赶紧回答:“我们是正定人。”
“哦,你们是正定哪里人啊?”大妈接着问。
“我们都在县城住。”同事抢先回答。
“你们说话的声音不是纯正的城里人的口音。”大妈说。
“你应该靠近灵寿一带”她对着我说。
接着她指着同事说“他应该是靠近藁城边上。”
还真让老人家说对了,我们虽然在县城住,我老家的确是和灵寿县交界,而我的同事的老家就在正定和藁城的交汇处。
“这么准?”当我俩面面相持纳闷的时候,老人家离座向我俩走过来。
我们急忙起身给她让座,大妈连连摆手“不用,我站着就行。”
“我是1965年正定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正定生活学习了三年。我今年七十五岁,很想念正定那个地方,见到正定人感到很亲切,就像见到亲人一样。”
她好像很陶醉的样子说:“正定是一个好地方,我们读书的时候星期日就去大佛寺玩,调皮的我们还爬到大佛的耳朵眼里打扑克呢!”
“记得那时正定有好多古迹,阳和楼、城门楼子、开元寺、临济寺和古城墙……”大妈如数家珍。
“正定人民的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以及正定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我们急忙站起来,我告诉老人:“正定这几年的变化很大,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正在重建阳和楼,古城墙和南城门翁城的修复已接近尾声。”
“欢迎您老人家回去看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老人握住我俩的手激动地说。
刹时,我感到浓浓的“正定情”涌到心头。
作者:贾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