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脍灸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说起范仲淹,他是我的正定“老乡”。据考证,范仲淹之父范墉在真定(正定)为官二年,前妻陈氏病逝于此。为抚养两个幼子(范仲淹的两个哥哥),娶高平村大户人家谢氏为妻。范墉便落户高平村,次年生下范仲淹,刚满两个月,范墉便调往徐州。从此范仲淹就离开了自己的生身之地。
我出差常州,下一站准备去湖北石首看朋友,原计划到荆州转车。和朋友通电话后,他告诉我到岳阳转车更近。也好,顺便看看名扬天下的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工巧匠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建筑技能。
岳阳楼更是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然而令人惊诧的是范仲淹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竟然没有到过岳阳楼。他是观看一副岳阳楼的画卷,写下了这绝世的名篇。 可见文学大家深厚的文学功力!
登岳阳楼之上,向西极目眺望,“八百里洞庭”呈现在眼前。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数条摇橹小船在慢慢游曳,船上的渔家少女宛如天上仙女下凡, 整个画面犹如梦幻仙境。如果范仲淹亲临岳阳楼遥望洞庭湖,会不会更加添色他的千古绝唱?
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镌刻于岳阳楼上。人称“名楼、妙文、好字”,合为“三绝”。
当我看到张照书写《岳阳楼记》的绝妙书法拓片,顿觉爱不释手。求得一副回去,装裱挂于办公室,希冀用范仲淹的名句来激励自己的人生!
作者:贾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