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花一分钱都难,因为必须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严格把关……”这是记者5月15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农村地区了解到的情况。
“以前,村财务支出只要村党支部书记签字了,发票就能报销。现在没有村监会成员同意就不行,它就是管理村财账的‘铁将军’!”沙雅县红旗镇喀什托乎拉克村妇女主任阿曼古丽·买买提这样形容村监会的作用。
“我们村干部花钱十分小心,不然就得自己掏腰包。”阿曼古丽·买买提给记者举了个刚刚发生在她身上的例子。前不久乡政府临时通知开会,由于时间仓促,坐公交车来不及,她只得拦了辆出租车。虽然开会没耽误,但回村报销出租车费却遇上了麻烦:面对这张面值并不算大的15元车票,村监会始终没有签字盖章,最终由阿曼古丽·买买提自己埋单。
“出门办公事,为啥不给报账呢?”面对记者质疑,村监会主任艾力·吾买尔道出了缘由:“阿曼古丽·买买提虽然是村妇女主任,但是同时兼任村计生员,计生员另外有工资和交通补贴。她参加的计划生育审查会议,交通费用不能在村办公经费里支出。”
村干部报账,绕过村监会行不行?还真不行!
“前些年,我们这里已经实行村财乡管村用制度,村财务统一由镇农经站代管,村干部要去镇里报账,必须要有村监会成员审核签字盖章。”红旗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正峰对记者说,“这种‘管’‘用’分离确保了村子里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在沙雅县喀什托乎拉克村的村务公开栏前,记者注意到,包括财务收支在内的村务公开情况都非常详细,下面还盖着村监会审核后的签名和公章。现在,村民们提起村监会,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亚克西”(维吾尔语意为好)!有了“铁将军”把关,村里每花一分钱,村民们都有一本明白账。
据了解,目前,沙雅县10个乡镇151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监会,实现了全覆盖。去年以来,全县村监会共审核纠正不规范票据涉及金额20余万元,通过监督为集体增收节支资金40余万元,化解村民纠纷610次。(吴强 苗向军 董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