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时下,古玩收藏交易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后最热门和时髦的投资方
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民间古玩收藏爱好者,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一种“雅嗜”大加追捧。殊不知,在诡谲而神
秘的古玩行当中,时时上演着鱼目混珠的欺诈诡计。特别是一些“眼力”不高却出手阔绰的新入门玩家,很
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目标。在山东淄博,精明的广东籍商人李强,就是这样一步步陷进了骗子精心编制的“
连环套”中。
2014年2月12日,经淄博市临淄区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该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陈军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
金100万元。
请君入瓮 “不差钱”老板动了心
李强是广州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这些年来,他经营有方,身家丰厚。因为平时身边有一群热衷收藏古
玩的商界朋友,他也逐渐迷上了古玩,并决定“试水”收藏几件拿得出手的物件。
2012年7月,李强到山东平度洽谈恒温冷库合作项目,认识了古玩市场的“拉纤”人(负责卖家与买家联
络、说合并收取佣金的介绍人)贾颜平。贾详说“齐国古都”淄博临淄有一个信誉口碑都不错的古玩收藏
家,他手上有一批刚刚出土的齐国时期青铜器准备出售。
李强一听就来了兴致,心动不如行动,生意还没洽谈完,就急匆匆地按照贾颜平的提供的地址、联系人,
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临淄。当天午后,他就在临淄城东郊一个村子里,见到了当地收藏家陈军。
话说这陈军,虽是偏居乡野,却绝不像是普通平凡的农民。一件老式的月牙白对襟上衣,一条黑绸裤,纹丝不
乱的头发,很有些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儒雅。特别是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出口成章,对现今收藏界流行的
各种宝物如数家珍,完全是资深玩家的派头。再看看陈军的家里,更是不落俗套。古色古香、清一色的红木
家具,与周边民宅的建设格局和装饰迥异。从繁华大都市乍到此处的李强,犹如进入幽谧的桃花源一般,唏
嘘不已,惊喜之余,更是有了感慨“奇人高人在民间”的感慨。
陈军明白李强的来意后,从里屋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黑匣子。他戴上白手套将匣子慢慢打开,只见里面用
层层红布包裹着一个小巧的铜马车,那斑驳的绿色铜锈清晰得很。李强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件稀世珍宝
,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不经意地说了声“好宝贝”。看到李强如此着迷。陈军诚恳地说:“要不是遇到
识货的,俺才不会拿出来。”陈军敞开了话匣子,轻声曼语地道出了青铜器的来历和“挥泪”出售的“隐
情”。原来这是他本家的一个侄子,在窑厂打工刨土烧砖时挖出来一批青铜器,这架铜马车就是其中的一个
。因家中老人生病无钱医治,才不得已放到他这里“寄卖”。
对古玩心痒多时的李强,觉得自己遇到了“捡漏”的好机会,心中便涌起了将宝物收入囊中的冲动。但
毕竟是在尔虞我诈的商场搏击多年的商人,李强还是暂时按耐住了欣喜,平静地告诉陈军想请广州的朋友来
“掌眼”后,再商谈买卖事宜。
愿者上钩 “掌眼”的行家走了眼
李强所说的朋友,正是他公司的副总刘国庆。刘国庆是一位多年的古玩收藏“发烧友”, 尤其擅长鉴定瓷
器,并持有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颁发的“会员证书”。在李强眼里,刘国庆可谓是位资深的“专家”,也是
他爱好古玩的“启蒙老师”,有几次,他亲眼看到刘国庆捡了几件宝贝,古玩圈里的朋友对此羡慕不已。
所以,李强对刘国庆的鉴赏眼光和能力深信不疑。
同年7月23日,接到李强的电话后,刘国庆立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次日便乘飞机抵达山东。虽说玩宝物
的年头长些,但毕竟是术业有专攻,刘国庆将铜马车反复谨慎地打量考究后,对宝物的真伪优劣还真的有些
“莫衷一是”。
老道的陈军看出了刘国庆的疑虑,便一改之前拒人千里、高高在上的“仙人”风范,表现得格外热情好客,
又是递烟,又是倒水,弄得刘国庆也不再好意思说什么。陈军暂时抛开铜马车的事,体贴入微地说:“远
道而来的朋友就是贵客,买卖不成情意在。既然来了,我就当一回导游吧,参观一下临淄的名胜古迹,也
不枉来一回。”盛情难却之下,李强和刘国庆开始了他们的“齐国古都寻宝鉴宝之旅”。
在陈军的热情引领下,李强和刘国庆饱览了素有“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美誉的临淄城大大小小的
景点。在齐国历史博物馆,他们看到了以镇馆之宝青铜牺尊为代表的一系列古代青铜器;在中国古车博物馆
,他们见到了一架架发掘出的古车马。特别是在游览的最后一天,陈军带领他们从一处废弃的窑厂经过,不
经意地用手指着告诉李强和刘国庆那地方就是古代后李文化的遗址所在处,以前出土了好多宝贝,李强还
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而那架青铜马车 “发掘地”正是这个地方,这也让李强欣喜不已。
就这样几天下来,三人慢慢熟悉热络起来,并有相见恨晚之感。而李强和刘国庆也逐渐卸下戒备,为陈
军深厚的古玩专业知识所折服,并决定买下他手上的那架“青铜马车”。
同年8月1日上午,就在双方交易前,陈军显得格外厚道和仁义,进行了一番言词诚恳的“友情提示”。
他说虽然自己凭借多年的经验认定这件宝物价值不菲,但到底是不是真品他也不能保证,还请两位朋友三思
后再购买。但之前一步步的“循循善诱”,早已使李强和刘国庆放松了警惕,加上那天在后李文化的遗址的
经历,两人都觉得“假不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最终,双方以15万元的“友情价”成交。
识破诡计 交了108万“学费”
陈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卖的虽然是假古玩,做的却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甚至经常能引来“
回头客”。而李强,就成为了这样“任打愿挨”的受害者。
第一次交易后,李强把玩着手上的锈迹斑斑、古色古香的青铜器,越看越喜欢,并想着一有机会就再购进几
件“宝贝”。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在刘国庆的陪伴下,他多次重返临淄,并分三次买下了陈军手上其它的
铜俑、铜兽、铜灯等11件古玩,并支付款项累计108万元。
2013年初春,在一次古玩收藏圈朋友的聚会上,李强兴奋地向朋友炫自己购得的“宝物”。然而,一位朋友
提醒他,他的几位朋友在临淄也买过类似的古玩,结果到专业古玩鉴定机构已鉴别竟然全是赝品。这番提
醒让李强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为了给自己的“宝贝” “验明正身”,不久,李强怀揣着买来的“宝贝
”找到了几位深圳的文物鉴定专家,经鉴定,他的所谓的“青铜器宝贝”全是赝品。专家告诉他这是用化
学方法“作旧”的高级仿制品。
转眼之间,重金淘来的珍宝成了赝品,宝物成了废物。李强万万没想到自己栽在了骗子的手上,他整天
懊悔不已。而作为李强“参谋”和“军师”的刘国庆,也因为一连串的“走眼”心怀愧疚,悄悄离开了李强
的公司。
2013年6月间,不甘心白白受骗的李强登门找到了陈军“讨要说法”,但狡诈的陈军却拿出了所谓古玩
界“不承诺保真”、“买者自慎”的游戏规则大打太极游戏。陈军坚称,古玩业的行规是“不打假”、“
不三包”,只要一脱手就不能退货,再说当时自己也进行过“友情提示”,尽到了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对方属
于自愿购买,所以钱坚决不能退。
到此,李强才幡然醒悟,这原来是狡诈的陈军费尽心机设下的一个套,引诱他一步步陷入这个“连环计
”中,就连他参观的后李文化的遗址也是陈军精心设计的。按照古玩市场的“潜规则”,即使发现也翻身
不得。同年7月,李强果断到当地公安局报了案。
经公安人员侦查发现,陈军出售的“古玩”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出土文物”,而是从一个河南“文物贩
子”手中买来的工艺品。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陈军精心设计的圈套。
记者了解到,在临淄区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关于陈军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定性的
问题一度也存在争议。经办案检察官进一步审查发现,当年出手卖给陈军工艺品的河南人证实,李强购得的
物品正是他出售给陈军的工艺品。
法院审理认为,陈军主观上明知自己手中出售的物品不是出土文物,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
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购买其手中的“文物”,从而骗取巨额款项。陈军在交易过程中的“
友情提示”行为,也是其实施诈骗的一种手段,其行为构成诈骗罪,由此做出上述判决。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提醒,古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交易已不单纯是一种市场买卖行为,其中更有对知识
和审美的考量,对经验和智慧的较量。随着时下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广大收藏爱好者和古玩买家一定要警惕
买卖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种欺诈手段,准确识别花样繁多各种圈套陷阱,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做到谨慎理性
投资,防止上当受骗。
(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检察院 朱传广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区检察院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