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最美村医”夫妇签约捐献遗体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admin1 发表时间:2012-12-07 12:09 0

   27年赊药13万余元,作为医生更懂捐献遗体对拯救患者生命的意义

    燕赵晚报讯   昨日上午,保定涿州市刁四村的周松勃夫妇,先后在遗体捐献意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周松勃夫妇行医27年来,一直坚持五免费,向经济上有困难的700多名患者赊药价值13万余元,被当地村民誉为身边的120最美村医

    昨日上午10时许,涿州市刁窝乡政府会议室内,在保定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该乡刁四村的周松勃、刘翠芳夫妇,郑重在遗体捐献意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需要器官移植病人等待的痛苦。周松勃介绍说,因为从事医学工作,他了解国内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非常紧张,很多需要移植器官救命的患者,在痛苦的等待和煎熬中离世。甚至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高价买卖人体器官。自己去世后的身体器官,能够拯救别人的生命,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近日,当得知通过保定红十字会可以把遗体捐献给河北大学医学部后,他便主动进行了联系。在他的影响下,同为村医的妻子刘翠芳,也做出了在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决定。

    今年52岁的周松勃,是涿州市刁窝乡刁四村卫生所一名村医,也是一名老党员。1985年从医以来,他一直坚持做到五免费:出诊免费、门诊免费、针灸免费、注射免费、孤寡老人全免费。对于经济上暂时有困难的患者,周松勃就垫钱赊药治疗。20多年来,他手里积攒了700多张、共13万多元的欠条,但周松勃从来没有催要过。有些乡亲没能力还,我也就不要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周松勃对此很看得开。

    由于收费低廉且治疗有效,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来找周松勃看病。周松勃不但坚持全天候出诊,而且还为每位患者建立详细病历档案。如今,他记录整理的病历档案共183本、36万余份,摞起来足有一人高。

    保定市红十字会人士介绍,遗体捐献是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之一。虽然2004年保定市就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但遗体捐献数量与医学临床和教学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希望更多人像周松勃夫妇一样,加入到志愿捐献遗体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