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灵魂在于公正,公正的前提在于规范。
如何保障律师的阅卷权、会见权,如何防范超期羁押,如何做到不违法干涉涉案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何做到处理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规范有序,如何杜绝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
去年以来,德州市检察机关以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主动向司法过程中不文明、不规范、不严格问题“亮剑”。一年来,梳理排查司法不规范问题37项,涉及307起案件;评查案件1485件,整改案件质量问题1347个;针对干警纪律作风、办案安全、车辆管理等开展督察63次,整改纪律作风问题237个。
问题不回避,惩治不手软,监督不护短。通过专项整治,规范司法已经成为全市检察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职业习惯。对检察机关一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德州群众看在眼里、感同身受,检察机关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规范是思想的自觉
“以前我参加的活动不少,有些活动开展时轰轰烈烈,可过后却还是老样子、老毛病,最后成了‘一阵风’收效不大。可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却是往‘病患’处真下刀子,可以说是动真碰硬,每一步都扎扎实实,每一个环节都有思想上的触动,这力度可以和去年抓‘四风’整改相媲美。”2015年考入德州市检察院的王婉君,从检第一课给她带来极大的震动。
带来震动的不仅是她,德州市检察机关的检察官都在规范司法行为这面“镜子”下自我审视正衣冠。从动员部署到对照检查再到整改落实,每一个节点都要有部署、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制度保证,督察推进,德州市检察机关的规范司法行为整治工作从一开始就没给自己留后路。
“向不规范行为开刀,其实就是向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开刀。阻力有没有?肯定有。”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万堂说,“最大的阻力就在思想上。对此,我们从开始就反复强调,规范司法行为要就事论事、治病救人,不乱打板子,不乱扣帽子,鼓励干警摆正位置,放下包袱,消除顾虑,主动查摆问题,剖析原因,找出差距和不足。”
针对部分干警对整治工作认识不足等问题,2015年4月18日,李万堂检察长亲自组织反贪、反渎、警务、纪检、技术等部门干警组成联合检查组带着摄像机,对全市12个基层院的同步录音录像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司法不规范问题68个,随后将问题制成警示教育光盘,发给各院办案干警作反面教材,限期对照检查整改。
“原本认为自己做得挺好的,可看到反馈的光盘,发现自己存在的小毛病还真出少,这些问题当时不注意,现在想想脊梁后边还在冒冷汗啊!”不少干警看到光盘后称。
规范是行为的养成
“这是我们的工作证和搜查证,我们将依法对你家进行搜查。”2015年12月15日,宁津县检察院反贪局干警李纪涛、王永乐等因一起涉嫌套取小麦直补款案,到该县相衙镇一村支书家搜查取证。现场拍照录像,认真搜查不放过每一角落,小心拿放室内物品,搜查后物归原处,认真填写清单并交涉案人员家属签字,整个过程规规矩矩,搜查后的现场几乎和搜查前没什么两样。
“他们执法过程很严谨、很规范,在搜查过程中,检察官语言和行动非常文明,对当事人家属并无歧视和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体现了文明平和的执法精神。”陪同前往的该镇干部现场监督搜查过程,在《意见评价表》上作出评价并签字。
司法办案是否公正规范、存在哪些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为此,德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构建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电话、上门回访等方式,走访案件当事人127人,走访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89人,向20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发出征求意见函,总共征求意见建议158条。一条条梳理,一条条整改,一项项制度,一件件检查,保证了意见建议变成规范司法的行动。
“社会评价机制实际上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它把检察司法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检察司法公信力。”李万堂说。
规范是法治的标尺
“依法行使检察权,不仅依靠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还需要在司法程序上刚性制约。”德州市检察院党组在研究如何提升司法效率和质量时,一致认为在司法程序上强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高司法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让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德州市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工作中,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推进规范化进程。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实施电子检务工程,形成了以需求为主导、以业务为主线、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核心、以安全为保障的检察信息化综合体系,办理的1.6万余件案件全部网上运行,流程监控。
“网上录入、网上办理、网上审批、网上考核、网上监督,信息化保证了所办案件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我们通过痕迹管理,确保了司法行为的规范化。”德州市检察院案管中心主任李茜说。
全力打造“智慧检察”。为更好地保障律师执业权,德州市检察院自主研发了集律师预约、电子阅卷、案件质量评查于一体的自助式电子卷宗管理系统;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研发了涉案财物跨部门信息监督平台,对涉案财物实施动态监管;研发了“套餐式”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司法办案的全程网上监督、流程管控;研发了人民监督员网上常规监督系统,实现了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所办案件的全程、实时监督。
规范是公正的力量
1月22日,鲁西北平原遭遇近三十年来最冷天气。在德州市陵城区派驻边临镇室,检察官正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被告人孙国新进行不起诉决定公开宣告。公安人员现场质证、检察官释法说理,被害人陈述诉求……有条不紊的法律程序,让现场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在彻骨严寒中切身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
“把话说在当面”是50多名参与人员目睹宣告过程后的最大感触。该县人大代表王书海说:“群众最怕打官司时对方在背后‘拉关系’、‘搞小动作’,检察机关的公开宣告让大伙儿监督,每个人都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作出的决定老百姓能不信服吗?”
李茜认为,检察宣告实际是一种规范司法的倒逼机制。宣告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下、媒体的镜头中,一点瑕疵或缺陷,都可能成为社会质疑检察工作的把柄。这些制约无形中倒逼检察官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严格规范执法,减少直至杜绝失误,从而保证案件依法合规处理。
检察宣告作推进检务公开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该市检察机关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外,该市还研发了连通市院、基层院、检察室三级,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QQ、客户端“五位一体”的网络检务平台,将司法办案环节、所有涉案款物处理、生效法律文书等公开在此平台上,截至目前,已公开检察职能信息1827条,司法办案信息5436条,各类法律文书1121份。
“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公正,我们将把规范司法行为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让规范司法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 李万堂表示,要把规范司法行为工作坚持抓下去,以规范彰显公正的力量。
通讯员 高忠祥 时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