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忠祥 鞠 杰
今年7月初,德州市检察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扬信。
“5月3日,我所律师前往临邑县检察院案管中心复制案卷材料。回所后发现有几页材料不全,该院立即通过电子卷宗进行查阅。为节约律师的办案时间,将缺失的几页材料电传至律师手中,并发给律师一封言辞恳切的致歉函,我所全体律师均被检察官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德州市检察机关规范化的司法行为、细致入微的司法服务,赢得了山东众成仁和(德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集体点赞
制作警示光盘,用反面“教材”来自查;开通网络检务平台,用社会“聚光灯”来他查;研发涉案财物管理平台,用“GPS导航”来监管。德州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办案讲规矩,司法不任性。
给干警发放反面“教材”
“刘书荣涉嫌受贿案,办案干警在讯问期间吸烟;纪树新涉嫌贪污案,安全责任书上无办案干警签字;王洪成涉嫌贪污案,讯问期间法警一直在场,未落实看审分离制度……“6月26日,在德州市检察院,一位干警手上拿的光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播放后才知,德州市检察院近日开展了同步录音录像大检查,将检查出的问题制成警示光盘发给干警作为规范司法的反面“教材”。
“总感觉规范司法行为已经做得很到位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问题,看了感到脸发红、坐不住,回去一定严查自纠。”不少干警们称。
6月25日,德州市检察院邀请部分驻德州的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召开了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为了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德州市检察院先后组织开展明查暗访8次,并集中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对公、法、律师进行一次集中走访、对案件质量评查问题逐一梳理建档、对案件当事人进行一次集中回访、对同步录音录像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扣押款物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公开点名通报,责任到人,限期整改,促进了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聚光灯”下看检务
如今,群众想要了解司法办案信息,既不需要托关系私下打听,也不用到检察院找办案人询问,只要掏出手机,打开德州市检察院的司法办案信息公开系统,点击“案件办理进程查询”,即能一目了然。
检务公开,等于把检察司法放到了社会“聚光灯”之下,而德州市检察机关一直走在“聚光灯”的前端。德州市检察院研发了连通市院、基层院、检察室三级,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QQ、手机客户端“五位一体”的网络检务平台,把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所有涉案款物的处理、生效法律文书等作为公开内容。
到目前,德州市检察机关已公开检察职能信息1827条,司法办案信息4124条,各类法律文书646份,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公正,群众足不出户,指尖一划就可以了解各项检察工作,使检务公开触手可及。
给涉案财物装上“GPS导航”
案件罪名,犯罪嫌疑人姓名,扣押、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上传的相关照片,以及非涉案财物的状态……用鼠标点开系统中每一个案件,不管是公安机关所办刑事案件和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所对应的信息皆一览无余。
“这就是德城区检察院今年研发的公检法三机关跨部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监督平台。”6月26日,德州市德城区检察院案管中心干警迟伟一边演示, 一边向记者介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监督平台到底有啥用呢?
迟伟向记者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平台投入运行后没多久,她就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来访群众张某。“案子都判完了,可是俺对象的手机、手表、皮包等私人物品,到现在也没有返还,今天俺来讨个说法!”
原来,2014年10月,张某的丈夫王勇波因涉嫌诈骗被捕,他的随身物品,连同诈骗款物全部被公安机关扣押。迟伟打开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监督平台,点击财物管理页面,检索到对应的案件信息,发现该案宣判后,王勇波的不涉案财物没有退还其家属。于是,迟伟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公安机关及时返还当事人财物。当天,张某就收到了丈夫的个人物品。
事情能在短时间内圆满解决,得益于该平台强化了司法机关对涉案款物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记者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监督平台界面看到,平台分公、检、法三个登录入口,所有的案件信息由专门管理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全部输入系统。系统对输入的涉案物品采用条形码技术,只要扫扫条形码,就能够清楚地看到物品的登记、出入库、调用、处置情况,避免了涉案财物出现丢失、损坏。
目前,平台现已录入公检法三部门138项信息,对8件案件中150余万元涉案款物进行监管,发现并及时纠正公安机关、法院违规处置涉案财物3次,保护公民合法财产37万元,使每一笔涉案款物都得到妥善保管和依法处理。
通联: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 高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