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部门是重要的执法机关,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国税机关效能的发挥,关系着国税系统形象,对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尤为重要,作风建设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国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当前国税系统作风建设的特点、表现和根源。
作风建设既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的锤炼,也包括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的改造。既关系到税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国家通过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成效。有效解决好国税系统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特点和表现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剖析,挖掘根源认清危害对症施治。
(一)国税干部作风的特点:
1、复杂性。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税收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一些岗位权力相对集中,也是容易产生干部作风问题的诱因。此外,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欠缺也使国税系统作风建设任重道远。
2、务虚性。作风一般是从心态、思想、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具有务虚性。作风建设把握不好就容易流于形式,必须注重虚功实做。既要着力治标,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立足治本,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3、反复性。作风问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反复性,一些不正之风很难根治,抓一阵,好一阵,稍一放松就反弹。这种反复性和顽固性特点决定了抓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解决起来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阶段性的治理容易,要长期坚守、巩固成果比较困难。
(二)国税干部作风的表现:
国税机关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发展变化,不断丰富作风建设的新内涵,总体上看国税干部作风状况是好的,是一支能打硬仗、胜仗的国税队伍。但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态度方面,有的干部责任心、进取心不强,工作不推不动,不拨不转,被动应付。二是在工作落实方面,有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有的怕担风险、怕担责任、避重就轻、遇事推诿。三是在行政效能方面,有的只想别人配合,不愿配合别人,考虑个人多、考虑大局少;有的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尽职、履职不求效、办事不认真、服务对象有意见。四是在税收执法方面,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执法行为不够规范,既容易侵犯纳税人利益,又带来潜在的执法风险;有的不按政策、法规、程序办事,执法尺度不一,随意性大,造成管理漏洞和税收流失。五是在工作纪律方面,有的干部自由散漫,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聊天、上网。虽然这些问题只发生在少数单位、少数人身上,但危害极大,不仅妨碍了干部的成长进步,而且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出现问题的根源:
一是意识问题。思想决定方向,意识决定行动。干部作风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源就在于思想意识。少数干部思想上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导致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比较淡薄。二是监督问题。对国税干部的监督,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形式。一些单位内部监督意识薄弱,执行不坚决,落实不到位。外部监督上,只要没有纳税人的投诉举报,检察机关的立案调查,大多以教育为主,监督不能落到实处。三是体制机制问题。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一些单位对国税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缺乏具体量化的评价标准,干好干坏,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分配机制,挫伤了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奖惩机制不完善。工作业绩不能与个人利益,提拔重用挂钩,挫伤了部分干部的积极性。个别违法乱纪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处理,给整个队伍的作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国税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机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改进和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一)作风建设要紧紧抓住提高素质这个中心。
作风是“标”,素质是“本”,作风建设应该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首位,实行标本兼治,并且重点治“本”。首先要从基层国税干部思想入手,加强忧患意识,提倡正气,营造“干实事、思进取”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提升国税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加强国税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汲取政治营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头脑。还要突出对税收知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为国税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再次要从治“懒、浮、拖、散”入手,革除弊病。要治懒,要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有事做。要治浮。要牢固树立说实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的思想。要治拖。要树立时间和工作效率就是生命的思想,营造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氛围。要治散。要严肃各项纪律,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即止。
(二)作风建设要紧紧抓住领导带头这个关键。
好作风是抓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立言,更要立行,别人未做到的自己先到,别人未干的自己先干。要建立以一把手为重点的干部作风建设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为一级作好榜样,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从而推动和促进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三)作风建设要紧紧抓住机制建设这个根本。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来规范人、管理人、激励人,形成有利于弘扬和树立优良作风的体制机制。一要完善奖励机制。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完善评先评优机制,让工作业绩和优良品德成为评优重要指标。二要健全惩罚机制。加大督察力度,强化责任追究,让“懒、浮、拖、散”作风的干部有危机感、紧迫感。坚持用制度管人,形成长效机制,使作风建设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四)作风建设要紧紧依靠监督制约这个保障。
树立优良作风,必须加强监督制约。要注重拓宽监督渠道,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切实做到税务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要强化内部监督,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通过聘请特约监督员、召开税企座谈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参加行风评议等形式,把评判权交给基层、交给群众、交给纳税人。只有监督到位,才能提高工作质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