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的足迹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admin1 发表时间:2016-06-08 12:06 0

    如果把检察事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基层检察院无疑是这棵大树发达的根系。为了让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筑牢检察工作发展根基,德州市检察机关创新创优、奋发有为,在加强基层院建设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

坚实的足迹
--德州市检察机关加强基层院建设侧记
通讯员 高忠祥 时立军

    “德州检察机关深入践行‘路在脚下,事在人为’理念,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就加强基层院建设给了我启示,为你们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点赞。”4月20日,省院吴鹏飞检察长在德州检察机关调研期间,对德州基层院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基层兴则全局兴,基层强则全局强。近年来,德州检察机关始终把基层院建设作为事关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以司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为目标,努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智慧型、公信型的一流基层检察院,为全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进动力。
    政治建检 理念先行
    “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忠诚本色,牢记宗旨观念,严守规矩纪律……”4月29日,德州市检察院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会,要求全市干警筑牢四个意识,践行三严三实,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学习教育,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据了解,德州检察机关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基层院建设的首位,引导干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德州市院党组结合全市基层院建设工作实际,研究确立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大作为”的工作理念和“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高检院、省院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地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员评议等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健康向上的党内组织生活,实现检察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为基层院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为确保基层院建设深入推进,该院认真落实省院《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实施意见》,成立基层院建设领导小组,市县院检察长对基层院建设亲自抓、负总责,实施“一把手工程”。同时,建立市院领导分包基层院制度和业务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市院党组成员和各业务部门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倾听基层呼声需求,努力为基层院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了市院指导、基层落实、上下一体、齐抓共管、全检全力的工作格局。
    业务立检 全面履职
    5月7日,宁津县居民崔先生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伸正义,为民做主树检威”的锦旗送到县检察院,感谢检察官依法监督纠正一起虚假诉讼案,维护了他的合法权益。
公正司法的核心在基层。几年来,德州检察机关牢固树立“业务立检”观念,把法律监督成效作为衡量和检验基层院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各基层院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制定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等服务意见40余个,深入开展“千名检察官联系重大项目”活动,对310余个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展同步预防,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办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65件、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案件473件,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平安德州建设。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5032人,起诉7240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均保持了100%。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连续九年保持了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
    ---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817人,其中贪贿案件586人,渎职案件231人。承办的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廖永远贿赂犯罪案件,查办的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白寒冰、夏津县委原书记杨同军贪污贿赂案件等大案要案,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坚持惩防并举,先后组织12万余名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全面强化诉讼监督。依法监督刑事立案445件,监督撤案510件,追捕追诉781人。提出刑事抗诉62件,提出提请民事、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38件,办理诉讼违法调查177件,监督纠正监管改造活动违法行为249件,市院执检局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减假暂活动先进集体,是全省检察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立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30人,维护了司法公正。
数字是枯燥的,但每一组数字背后都事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大局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有为才有位。我们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让群众在每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万堂介绍说,“2015年德州市检察机关群众满意度为93.63%,同比提升了0.61个百分点”。
    人才兴检 创新创优
    人才是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专业化的第一要素。德州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才建设引领检察队伍建设,为基层院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他们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抓好班子建设,教育引导基层院班子成员讲政治、谋大局,讲党性、重品行,讲纪律、树正气,带头学习法律,熟悉业务,当好标杆,做好表率,形成了以上率下,廉洁为本,实干为荣的浓厚氛围。
    “基层院建设要实现新发展,关键在选人用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警选出来、用起来,激活一潭春水。”李万堂说。
    几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实绩论英雄、凭奉献用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用成果体现人生价值、用地位回报干事创业,先后提拔选任优秀干警117名,招录引进高素质人才91人,为基层院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法律监督工作者,检察官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根本无从谈起。
    强化培训,苦练内功,用“智慧兴检”破解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全市检察机关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为总抓手,组织开展法律文书制作、精品案例评析、侦查技能比武、“挑刺式”辩论赛、“对抗式”擂台赛等各类练兵竞赛活动543次,培训干警6300余人次,13名干警在全省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膺全省“业务专家、业务标兵、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基层院创新创优激发了动力和活力。各院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创建的检察室一体化工作机制、电子卷宗出庭示证机制、电子卷宗综合管理平台、行政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机制获省院创新成果一等奖,检察室“信息超市”、 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获省院创新成果二等奖。创建的远程视频督查平台、网络检务平台、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监督平台、社区矫正一本通、惠农政策一点通、惠农扶贫阳光服务平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平台、人民监督员管理系统、轻微刑事案件一体化办案机制、“两联一备”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30余项经验做法得到上级转发肯定,全市检察机关形成了创新涌动、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保障强检 固本强基
    4月21日,全省检务保障工作会议在德州召开,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对德州检察机关强化基层检务保障工作的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德州各基层检察院立足检察工作实际,着力构建了经费保障、基础设施、科技装备、后勤服务“四位一体”的检务保障格局,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增长水平和检察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经费保障工作机制,为基层院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各院坚持把“三项建设”作为强本固元的基础工程,优先保障,固强补弱,固本强基。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各类司法场所60余处,全部建立了“一站式”为民检务大厅、案管大厅、接访大厅、办案工作区、看守所专用讯问室、检察宣告庭,达到了科学实用、安全规范的要求。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融统一业务系统、侦查信息化、远程讯问、远程接访等八大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检综平台。研发的电子卷宗综合管理平台、电子卷宗出庭示证系统被高检院加注编者按,转发全国学习借鉴,并荣获全省创新成果一等奖,吴检察长作出重要批示。市财政拨专款100万元为各检察室统一配备了下访巡访服务车。市院还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派驻基层检察室专项保障经费及工作人员补助的意见》,将全市32个检察室的经费保障全部列入财政预算。1个检察室被高检院荣记一等功,1个检察室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1个检察室被省院荣记二等功,6个检察室被评为全省优秀检察室,25个检察室被评为全省一级检察室。
    坚强的保障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屡创佳绩,全市80多个先进集体和120多名检察官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院齐河县院、齐鲁时代楷模黄平亮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80多个先进集体和120多名检察官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地方党委19次作出向检察院、检察官学习的决定。省内外140余家单位1500余人次到该市学习考察。
    回望征程豪情满怀,创新发展任重道远。检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德州检察人将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坚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再谋新篇,推动基层院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篇章!